星洲网
星洲网
星洲网 登入
Newsletter|星洲网 Newsletter 联络我们|星洲网 联络我们 登广告|星洲网 登广告 关于我们|星洲网 关于我们 活动|星洲网 活动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地方

|

精彩系列

|

金牛报喜

|
发布: 5:12pm 27/02/2021

金牛报喜

金牛报喜

陳振耀12歲愛上手作
巧手捏出袖珍舞獅

作者: 谢仲洋;摄影:陈世伟
四狮报喜的不同形象和体态,捏塑得惟妙惟肖。
四獅報喜的不同形象和體態,捏塑得惟妙惟肖。

今年因冠病疫情不能進行舞獅,但瓜雪沙沙蘭一名26歲年輕人創作多年的“掌上黏土舞獅”,不只可慰藉大家在新年期間對舞獅這項華人傳統文化的眷戀,還能把袖珍舞獅買下珍藏在家!

正職是一名汽車噴漆師,繼承父業的陳振耀接受《大都會》社區報記者採訪時指出,他從小學開始便很喜歡畫畫,從事了7年的正業也和色彩有關,所以興趣上的黏土手作,也和“美”脫不了關係。

ADVERTISEMENT

陈振耀自言,开始时会为别人的冷言风语而不开心,久而久之也释怀。
陳振耀自言,開始時會為別人的冷言風語而不開心,久而久之也釋懷。

家中排行最小的他透露,自己會和黏土結緣,來自於他在12歲時,在新加坡工作的大姐陳雪玲送他多包高素質的五顏六色韓國黏土作為生日禮物,從此就讓他愛上捏塑舞獅,並進階到後來的龍、神像和英雄人物等。

“姐姐看到我在學校喜歡用塑膠擦做成黏土來玩,便送我幾包黏土。這些黏土的品質對我很理想,一直使用迄今,但必須托住在新加坡的親戚才能買到。”

陈振耀(左)在瓜雪一场文创市集摆摊时,没料到一幅黏土蟠龙作品,深得祖基菲里喜爱,当即掏钱买下。
陳振耀(左)在瓜雪一場文創市集擺攤時,沒料到一幅黏土蟠龍作品,深得祖基菲裡喜愛,當即掏錢買下。

祖基菲裡買下金蟠龍作品

黏土手作達人陳振耀上網販售袖珍舞獅的收入,讓他學會做一門小生意的自給自足,也讓瓜雪區國會議員拿督斯里祖基菲裡在擔任希盟衛生部長時期,一次在參觀瓜雪小Feel文創市集到其攤位時,對一幅黏土手作的金色蟠龍作品驚為天人,喜愛之情溢於言表,二話不說掏錢買下,令他對作品得到友族貴賓的這份肯定,迄今仍為之難忘。

他用一雙巧手和細膩的眼力及巧勁,把各種不同顏色的韓國品牌黏土Jumping Clay,搓揉成造型和動態栩栩如神的掌上袖珍舞獅,這些年來除了贏得了不少喝彩與掌聲,自己的日常花費從中學起就無憂,無需靠父母給零用錢,減輕了家庭負擔。

捏塑袖珍舞狮的难处,在于固定狮身的骨架。
捏塑袖珍舞獅的難處,在於固定獅身的骨架。

醒獅團神廟訂製送禮

無師自通的陳振耀捏塑出的舞獅作品,深得醒獅團和神廟青睞,紛紛向他訂購作為送給客人的紀念品和投標福品,讓他得以靠自己一門興趣手藝,有能賺到一些生活費的小確幸。

他透露,六七年前曾和國內知名的麻坡關聖公龍獅團合作,把關聖公舞獅“縮小”成50頭黏土袖珍舞獅為送禮紀念品;間中也和另兩3個組織合作,包括通過在組織中擔任秘書的舅舅徐孝吉牽線同義益福利會合作,發揚舞獅文化藝術,過程中讓他獲益良多。

这头上了金漆的袖珍舞狮,深得拥趸。
這頭上了金漆的袖珍舞獅,深得擁躉。

“我遇到了許多貴人,學習了舞獅的文化性,通過觀察舞獅的神情和體態,摸索出更多的不同創作。一開始只會做小舞獅,在和不同組織的配合後有了膽量,就能做到更大隻的舞獅吸引眼球。”

他說,售賣的舞獅主要分大小兩種,主要供個人收藏興趣,長12公分x寬12公分x高13公分小舞獅售價250令吉;宴會送禮用的大舞獅,體積長20公分x寬20公分x高30公分售價750令吉;還有一種是按要求定製1000令吉。

捏塑关公黏土得考虑许多细节,相当不易。
捏塑關公黏土得考慮許多細節,相當不易。

他一個月可以捏出50至100只小舞獅,一旦做起來得心應手,速度便很快,所以他不侷限於自己把手作藝術商品化。

所有待售的黏土舞獅作品,他都會放入定製的透明盒子,經安全包裝後快遞到國內外,以新加坡顧客為多,餘者有本地、臺灣和香港等。

有意者可瀏覽陳振耀臉書專頁“中華文化神像擺設品”瞭解詳情。

瞧!陈振耀的熟能生巧功夫,用半小时就成功捏塑出一个黏土狮头。
瞧!陳振耀的熟能生巧功夫,用半小時就成功捏塑出一個黏土獅頭。

靈感來自星洲獅王照片

陳振耀告訴記者,自己會愛上舞獅黏土捏塑,來自於星洲日報刊登一張雲頂國際獅王爭霸賽的照片。

“我對舞獅的形態、動作和神氣,有種說不出原因的喜愛。因為沙沙蘭本地沒有醒獅團,所以我只能通過報紙刊登的舞獅照片,來觀摩舞獅的靈動和神采,將其納入黏土捏塑中。”

神像黏土捏塑,是陈振耀在舞狮之后的新尝试。
神像黏土捏塑,是陳振耀在舞獅之後的新嘗試。

他想要到中國學習黏土捏塑課程,尋求提升技術,但需留在中國一個月和1萬令吉學費,所以他還在考慮中。

他說,捏塑舞獅較難的地方其實是獅身,因為得先用架子固定住獅型,但骨架卻可能會傾斜凹凸,影響到獅身造型,所以需不時做調整;反而獅頭可在短短半小時捏出。

陈振耀和令人生畏的大二爷伯却有不解之缘,捏塑出许多黑白无常的黏土形象。
陳振耀和令人生畏的大二爺伯卻有不解之緣,捏塑出許多黑白無常的黏土形象。

高素質黏土可保存較久

陳振耀形容,一頭黏土舞獅可在兩天完成,神像需多天、龍要一個月,並坦言對後兩者較為陌生。

“普遍上一頭黏土舞獅的造型和顏色可以保存很久,這也是我選用高素質黏土的原因,再噴上噴車漆的定油,給黏土顏色穩定、易乾和耐久。”

曾在巴生濱華中學念過一年初中的陳振耀透露,自己在獨中期間有幸加入濱中醒獅團,擔任舞獅尾的角色,體驗過跳樁的感覺。

他用在團的一年時間,有機會觀察獅頭的凹凸形態、皺紋和神韻等特徵,用手撫摸和細細感受,讓他更貼近舞獅。

陈振耀应记者要求,在半小时内捏塑出狮头造型,过程中一丝不苟,对所有细节都不马虎。
陳振耀應記者要求,在半小時內捏塑出獅頭造型,過程中一絲不苟,對所有細節都不馬虎。

陳振耀:藝術不應與生活分開

對於有藝術圈人士批評黏土手作只是一門“街頭藝術”,陳振耀深為不忿,認為藝術不應有高低貴賤之分,強調藝術應和生活不分開,有人欣賞的手作,也是一門藝術。

他坦言,這些年來,也有人譏諷他做的黏土是“上不了檯面的小孩玩具”,妒忌他憑手藝賺錢、冷嘲熱諷之人也有,剛開始他會在意和不開心,久而久之也學會釋懷。

他笑稱,本身的生命似乎和神明有緣,尤其是俗稱黑白無常的“大二爺伯”,雖然二者的陰神形象令人畏懼,但他卻樂於親近,捏塑出的神像黏土,有許多都是大二爺伯的不同造型。

林耀明(左起)希望,陈振耀的捏塑技艺能获得更多认同,右为徐美月。
林耀明(左起)希望,陳振耀的捏塑技藝能獲得更多認同,右為徐美月。

徐美月:欣慰兒子作品獲認同

陳振耀媽媽徐美月(59歲)表示,任小兒子自由發揮,既然他有能力自己賺些外快,也為兒子感到開心。

“我沒有反對和阻止他,欣慰他的黏土作品得到認同和欣賞。”

花果山美猴王身居水帘洞,别有一番意境。
花果山美猴王身居水簾洞,別有一番意境。

林耀明:政府應鼓勵藝術創作者

促成這場專訪的瓜雪縣議員林耀明形容,這是一種難得的另類藝術,陳振耀是位特殊人才。他形容藝術的範圍很廣,希望藝術圈也能加以珍惜,無需只侷限在單一的範疇。

他希望政府當局,能推出一些獎掖鼓勵給這些年輕的藝術創作者。

“如果他有興趣在沙沙蘭教人捏塑黏土,我可以配合安排。”

陈振耀会为寄送的袖珍舞狮装入透明盒,经安全包装后快递到国内外。
陳振耀會為寄送的袖珍舞獅裝入透明盒,經安全包裝後快遞到國內外。

打开全文

ADVERTISEMENT

热门新闻

百格视频

ADVERTISEMENT

点击 可阅读下一则新闻

ADVERTISE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