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兒轉行賣雞飯繼承父願·“桃源”讓老味道再飄香




ADVERTISEMENT
放棄舒適圈投入創業
坐落在巴生南區老街的桃源雞飯店,就是由第二代一名30餘歲的女性負責經營,原本在銀行任職多年的她,於兩年前為了圓夢,決定放棄原來的白領舒適圈,毅然投入創業,轉行賣海南雞飯。
海南雞飯或許對許多國人而言,是很平民的美食,不過相信每個人都有自己屬意的海南雞飯口袋名單。有時候,那份從小熟悉的“味道”,即使一吃就好幾十年,但就愛“那一味”。巴生桃源海南雞飯當初的開業,就是要讓巴生人能重新找回父親當年賣海南雞飯的古早味。
儘管尋回老顧客固然重要,但在這物價及房租高昂的時代,小本經營的食肆店,開拓新客源同樣重要,剛好適逢巴生南區近兩年成為巴生歷史遺蹟旅遊勝地,桃源雞飯店也順勢配合推出體驗及教學活動,讓遊客到南區旅遊閒逛時,也能體驗搓雞飯糰,從中瞭解海南雞飯的起源和故事。
不過,正當桃源雞飯店的生意開始有起步時,今年3月中旬突如其來的冠病疫情卻衝擊各行各業,尤其本地的旅遊業更是首當其衝。桃源雞飯店的生意額,因此大幅下挫,對於經營守業不到2年的小店,無疑是一個打擊!

尤玉萍:早期父賣雞飯吸引忠實顧客
桃源雞飯店業者尤玉萍向《大都會》社區報記者指出,她的婆婆早期是在班達馬蘭大街經營茶室的,而當時還很年輕的父親,就在店內賣海南雞飯。每當煮好海南雞飯時,附近大街早市都可聞到雞飯香,因此吸引不少忠實顧客。
不過,她說,父親結婚後就轉行到工廠打工,直到退休為止,都沒再經營食店或賣海南雞飯。但作為女兒的她,其實一直都知道父親還有心願,想要繼續賣海南雞飯。
她披露,她於18歲那年投入職場,第一份工作就在銀行任職,結果就這樣過著朝九晚五的工作11年。不過,後來因厭倦了原來的舒適圈,加上想要圓父親的心願,所以決定辭掉銀行的工作,選擇創業,經營食店賣起海南雞飯。
家庭聚餐一定有海南雞飯
“我們作為海南人,即使父親結婚後轉行,但每週五的家庭聚餐一定有海南雞飯,數十年不變,甚至有時還會邀請親友和家人前來品嚐,所以不少親友都會希望我們再賣回海南雞飯。”
尤玉萍指出,當她決定經營食店賣海南雞飯時,高齡七旬的父親早年當過小販,很瞭解小販的辛酸,尤其當小販不僅需早出晚歸,且在這競爭的時代不容易經營,所以一開始強烈反對。
不過,父親雖持反對意見,但她毅然創業時,父親還是第一時間就到店裡幫忙,慢慢地也開始接納到全力支持。

取婆婆當年“桃源茶室”店名
尤玉萍指出,他選擇在南區火車站附近租店,主要是父親的好友當年也在後街賣海南雞飯,但已不再營業,加上巴生南區周邊被重點宣傳為歷史遺蹟旅遊景點,當地旅遊業也逐漸開始發展,惟華人食肆選擇卻不多。
她說,儘管店租貴,但看在地點合適,所以才決定租下一間小店面賣海南雞飯,並取名“桃源雞飯店”,取用回婆婆當年在班村經營“桃源茶室”的店名。
她披露,儘管她是小販新手,但對於自己賣的海南雞飯要求非常高,從煮雞飯、搓雞飯糰、雞肉到辣椒,無論烹調、配方到味道,都遵循父親當年的秘方和要求,從不馬虎。
“員工曾煮出不符合要求的雞飯,我直接不用該桶雞飯,反而重新煮過,以達到標準的雞飯。”
她不諱言,桃源雞飯店的海南雞飯除了重現當年的古早味,而且用料也非常健康,適合各年齡層人士食用。
“曾有1名員工,當面嘲諷我是傻子,為何不像其他店家,煮雞飯時用大量的味精或加糖,雞飯就會更美味。但我自認有良心,也希望食客吃得健康,所以並不會在煮食時加入過量的添加劑。”

多元化食品供選擇
尤玉萍披露,桃源雞飯店是於2018年9月正式開業,經營至今逾兩年時間,而營業初期雖有許多老顧客迴流,但終不能長期依賴老顧客,還需要開拓新客源,吸引更多人品嚐這分古早味的海南雞飯。
“畢竟不是每個人每天都想吃雞飯,所以我也必須多元化一些食品,讓顧客有更多選擇。所以,我想出了以海南雞飯為版本的椰漿飯,即海南雞飯配上其他椰漿飯的佐料,弄個華巫食物的搭配。”
不僅如此,該店也提供麵食及包點,以滿足更多食客不同的需求,讓有些家庭或朋友到該店用餐時,一些可選擇海南雞飯,一些則有其他選項。
她說,該店開業當年,由於巴生南區開始推廣旅遊業,在非政府組織巴生歷史戶外學堂配合下,有不少團體或學生遊覽巴生南區時,都會到該店體驗製作雞飯糰。
“我們雖然是食店,但其實也能發揮‘寓教並行’角色,尤其許多小學生或一家人一起搓雞飯糰,能瞭解海南雞飯的起源和烹調過程等,甚至能吃下自己親手製作的雞飯粒,都讓我很滿足。這份喜悅,足以消弭作為小販的辛苦。”

因疫情生意減60%
面對冠病疫情的衝擊,尤玉萍直言,該店的生意額相比疫情前下挫60%,確實帶來嚴重的打擊,不過並沒有壓垮他們。
她說,食店在行管令期間可允許營業,但因不能堂食,所以那時候只能專注在做外賣,勉強可以繼續支撐。
不過,她直言,儘管後來開始實施有條件行管令,但因巴生屬冠病紅區,外地人不能前來旅遊,所以生意依然無法恢復到疫情前狀況。

開拓客源吸引上班族
“不過,我並沒有氣餒或放棄,相反既然如今遊客這塊生意暫時做不了,我起碼可開拓本地客源,尤其是上班族。”
她披露,該店也順勢推出一些家常配菜,讓上班族可以外帶作為午餐。
天無絕人之路,雖然如今處在疫情的逆境中,尤玉萍還是積極、坦然及正面看待,並笑言她腦子還有其他創意的點子,不過還需等到疫情好轉或恢復原來景象後,才能派上用場。
“疫情雖帶來很大影響,本店經營上也很辛苦,但我們還是會繼續經營下去,而我相信父親的海南雞飯古早味,也會一直傳承下去的。”









ADVERTISEMENT
热门新闻





百格视频





ADVERTISE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