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生河净化见成效·5年清除6.5万吨垃圾




(巴生31日讯)巴生河从过去污秽不堪的一条“垃圾河”,经过州政府和相关单位,尤其是推动成立“雪兰莪海上门户”(SMG)项目后,由该单位加强对巴生河的净化与清洁工作,成功从2016年至今的5年内,清掉巴生河上的6万5000吨垃圾!
负责雪兰莪海上门户项目的雪州大臣机构旗下Landasan Lumayan私人有限公司,在脸书发布其“2020年成绩单”,说明自公司成立的5年来,在净化和清洁巴生河所达致的成效。
ADVERTISEMENT
水质提升至“中度良好”
公司董事经理赛夫阿兹孟指出,巴生河从2016年迄今,成功减少一半的垃圾量,加上河流净化的举措,使得巴生河水质从第四级,上升至有48%时间处于第三级,即属于“中度良好”(moderate good)水平。
他形容,甚至在少有时刻,巴生河水质能上升至第一级的绝佳“天然水质”。
按照环境局标准,第三级水质需进行全面过滤和处理才能饮用;而第四级水质只能供灌溉用途,不能饮用。
垃圾量每月1200吨减至900吨
赛夫透露,从巴生河清出的垃圾数量,成功从每月1200吨减少到900吨。
他说,从巴生河清出的垃圾,有51%是不可被微生物分解的“无机垃圾”,当中80%是塑料垃圾,包括宝特瓶、玻璃瓶、铝罐、塑料袋、玩具、衣服、废弃轮胎等。

“剩下49%为有机垃圾,包括水生植物、杂草、树木枯枝和泥巴等。”
行管期水质净化大跃进
疫情期出现新型垃圾
赛夫表示,在3月18日起落实行动管制令时,由于工业活动的停顿,使得巴生河水质净化取得大跃进;但遗憾的是,也有许多疫情期的“新型垃圾”出现,如口罩、塑料手套和迷你消毒搓手液罐等。
他感谢在行管令期间,处于前线的清洁工依然站稳岗位,不离不弃为清洁河流而努力。
不过,基于政府落实行管令因素,他坦言,公司同时必须暂停数项亮眼项目,毕竟有关项目不属于关键领域,因此只能停工.
他矢言,公司会加速投入运作,确保能依据时间表,完成雪兰莪海上门户项目的第一期工作目标。

海上门户项目首期计划
河畔石头公园 4日开放
赛夫透露,雪兰莪海上门户项目的第一期社区与生态旅游计划,包括提升巴生河畔石头公园(Pengkalan Batu park)设施,设立新渡头、广场、游乐场、步道和湿地教育园地,并定于1月4日(周一)对外开放。
他说,以石头公园为起点的水上德士服务,预料会在1月尾或2月初投入运作,届时公众可在公园上船,游船河到指定的几个渔村,饱览沿河美景。
他表示,公司用心规划红树林区,以达致大马首个亲生物性的红树林,并会对外开放。
盼能实现3关键指标
“对我们而言,2021年是充满刺激的一年。在我们的推动与努力下,盼能实现雪兰莪海上门户项目的3个关键指标,即净化与清洁河流、恢复自然生态和振兴巴生河,发挥社会、经济与生态旅游价值。”
他欢迎民众多关注巴生河项目,透过各种社区活动、永续宜居空间和冒险项目等,发掘雪兰莪海上经济的魅力。




巴生河能之所以取得大跃进般的净化和清洁成果,每日在河面上打捞垃圾的清洁工功不可没。

ADVERTISEMENT
热门新闻





百格视频





ADVERTISE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