隆市局快投降了……·废车拖走又再现



(吉隆坡20日讯)我国拥车率高,但政府没有强制人民报废使用一定年份的车子,导致一旦车子太残旧或故障,就被国人弃在一旁,久而久之就成了“废车”,以致住宅区或工业区都可以看到废车的踪影。
ADVERTISEMENT

弃置路旁衍生卫生问题
一旦有车子被弃在路旁,将衍生其他民生问题,如弃车零件被盗、车子积水、长满野草等;而且,居民虽然向有关当局投报,当局也不能第一时间将车子拖走,必须经过冗长程序,才能把废车拖走。
上半年处理600辆 仅冰山一角
雪隆一带因人口密集,车辆也多,以致废车的数量也多,虽然吉隆坡市政局在今年上半年所处理的废车已超过600辆,惟却仅是冰山一角,还有更多的废车等待处理。

峇都废车数量居首 其次蕉赖
根据市政局的数据显示,当局在1月至5月期间所处理的废车共有656辆,其中峇都国会选区获处理的废车数量高居第一,共有146辆废车被当局拖走,排在其次的为蕉赖国会选区,被拖走的废车共81辆。
其他国会选区获处理的废车数量依序为泗岩沫(78辆)、士布爹(72辆)、旺沙马朱(57辆)、甲洞(49辆)、帝帝皇沙(44辆)、武吉免登(42辆)、敦拉萨镇(30辆)、班底谷(29辆)及斯迪亚旺沙(28辆)。
《大都会》社区报特别向数个国会选区了解区内的废车情况,被告知市政局日前所公布有关上半年处理废车的数据也只显示了冰山一角,区内实际上还有更多废车是等待被处理。

商业区接废车投诉最多
受访的国会议员助理指出,废车课题也是其中一项最令人头痛的问题,在发现废车后投诉并获得处理后,也会有新的废车再次出现,也让问题无法彻底获得解决。
他们说,任何一个地方都可能出现废车,无论是住宅区、商业区、大路旁等,甚至大厦停车场或廉价组屋内等私人地段也可能出现废车,其中就以商业区出现最多有关废车的投诉。
“几乎每个商业区都会面对废车问题,在停车位被废车霸占下也衍生了停车位不足的问题。”
“通常在停车位不多的商业区内,就会出现较多有关废车的投诉。”

车主弃维修车子修车厂外
此外,有者也说,大厦停车场同样面对废车问题,惟基于有关范围为私人地段,地方政府不能随意进入采取行动。
“唯一的办法是大厦管理层先将废车拖出大厦外让市政局处理。但问题是,有关废车拖出大厦外后,也必须等待市政局再安排前来拖车。”
他们也说,修车厂附近也是出现废车堆积的地点之一。
“有的车主因为修车费太高而不愿付这笔费用,但同时也不愿意领回有关车辆,因此废置在该处。”

市政局配备有限 拖车须“排队”
此外,受访国会议员助理表示,市政局在废车课题上执法不严,同时也面对人手及配备不足,以及仓库空间有限,以致无法更有效率地解决废车问题。
他们透露,根据市政局的标准作业程序,必须先发出通知,若车主在一定的限期内没有将车辆移走,才会采取拖车行动。
“惟,当局很多时候在发出通知后却没有进一步行动,有的车辆在接获通知好几年,甚至该通知信都因为常年日晒雨淋而烂了,当局依然没有拖车。”
有者也说,市政局是统一由总部采取拖车行动,然而在配备有限下,只能轮流到每个国会选区采取行动,以致每个地方都是“排队”等待拖车。
据了解,大多废车都是因为遭到车主的废弃,其中包括不想再使用或是年久失修,却没办法处理的车辆,只有少部分是被偷来的窃车。

应提供合法报废车子管道
除了呼吁车主必须有责任感,勿随意将已不用的车辆废置在外,有者也认为我国必须在国会立法,提供国人合法报废旧车的管道,才能一劳永逸地解决废车问题。
“目前,在我国若要报废一辆车是必须经过复杂的手续,甚至车主已经报警备案,大部分车厂因为担心违例,或面对可能被诬陷偷车的风险下,而不愿意收取这些旧车。”
他也说,也因为无法通过正确管道报废旧车,才会衍生出废车问题。

市政局应提供多个投诉管道
另一方面,市政局也配合废车问题设有热线(1800-88-3255),民众在发现废车问题时皆可致电热线或向当地市政局分局作出投诉。
有受访国会议员助理透露,市政局曾经推出WhatsApp投诉专线,让民众可更方便地作出投诉,包括在发现废车问题时即使将照片及地点传送给当局。
惟,该WhatsApp投诉专线早前停止服务,而她认为,市政局除了投诉热线之外,也应该推出给多管道供市民能更方便及迅速地作出投诉。
建议每个选区设有配备
蔡珍莉(蕉赖区国会议员助理)
“市政局目前是统一由总部在各区采取拖车行动,也让每个国会选区都是轮流等待市政局采取行动。
其实到处都会出现废车,包括小路也发现不少烂车被废置,都是遭不明人士停在路边。其中投诉最多的就是停车位不多的地方。
我建议市政局应该在每个国会选区内设有配备,以更有效率地采取拖车行动。
无论如何,市政局也面对仓库空间有限,目前在位子不足下更是需5辆车叠在一起。”

无法合法报废致废车量增
游佳豪(甲洞区国会议员政治秘书)
“市政局执法不严,很多时候在发出通知后就没有下文,而当局给的理由就是人手不足。
根据市政局的数据,甲洞在上半年被拖了49辆车,但这仅是冰山一角。市政局平均每个月拖了10辆车,但我们收到的投诉是超过10辆车,意味着市政局的拖车行动是不达标的。
通过与车主及业者了解下发现,废车很多时候是因为无法合法报废所致,因此我建议必须通过在国会立法,提供国人合法及正确的报废管道,才能解决废车问题。”

涉阻碍交通应即时拖走
谢有坚(泗岩沫区国会议员助理)
“拖车行动则是会由分局发出通知后,再由总部执行及采取行动。市政局是视情况而定,如果是涉及阻碍交通的车辆将会被即时拖走。
泗岩沫区是面对蛮多废车的投诉,而我们服务中心与去年曾联同市政局采取多达5次的拖车行动,每次都将10至20辆废车拖走。涉及的地方包括泗岩沫盛兰园、双威SPK、孟惹拉拉等。我们今年则会专注在美丹白沙罗的废车问题。
其实市政局每次拖车行动都相当花功夫,包括必需出动吊车或罗里将涉及的车辆载走。因此,希望公众必须有责任感,不要随意废置不要的车辆。”



ADVERTISEMENT
热门新闻





百格视频





ADVERTISE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