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信很多八打靈再也的居民都曉得,敦依斯邁花園(TAMAN TUN DR ISMAIL或簡稱TTDI)商圈矗立了一棟建築宏偉的有蓋巴剎,其地理位置是處在吉隆坡與八打靈再也的邊陲地帶,並歸屬於吉隆坡市政局管理。
事實上,很多年過五六十歲的長者們都知道,這座巴剎與吉隆坡中央藝術坊有著唇齒相依的淵源,因為該巴剎逾百檔的小販,幾乎清一色是半世紀前,即1985年,從中央藝術坊搬遷至敦依斯邁花園商業區一帶;換言之,中央藝術坊的前身正是一座巴剎。
ADVERTISEMENT
當年,政府為了規劃和發展中央藝術坊及周遭一帶,為原地擺攤的小販進行搬遷工作,並獻議他們以抽籤方式搬遷到3個地點,即鵝嘜、蕉賴金魚村巴剎或敦依斯邁花園巴剎,其中有大約100個檔口的小販通過抽籤搬遷到這座巴剎來。
正因如此,這座現代化巴剎,有著小販先輩們共同的集體回憶。這也就是為什麼,小販們有革命情感,也擁有凝聚力,大家感情很好,彼此交情甚篤;甚至有小販甚至感性地形容,他們之間的情誼,更猶勝於友好之間的感情。
小販多數子承父業
經過歲月的洗禮後,敦依斯邁花園巴剎周遭一帶已蓬勃發展,崛起成為黃金地段,如今該巴剎是面向車輛川流不息、呼嘯而過,交通相當繁忙的敦依斯邁花園大路。
值得一提的是,這巴剎最大的特色是在於,小販們多半都是子承父業,繼承父親留下的衣缽,而且在面對難以聘請員工或要縮減成本開銷之下,都是以家族生意的模式營營役役在堅守袓業,誠屬難能可貴。
《大都會》社區報記者在泗巖沫國會議員楊巧雙特別助理謝有堅的穿針引線下,到訪這座巴剎,不僅獲得“大家長”,即敦依斯邁花園巴剎小販福利公會主席小販公會主席吳月嫦的盛情接待,小販們也踴躍接獲採訪,不吝於分享關於他們與這座巴剎之間的淵源與“情史”。
吳月嫦:初始被逼借貸經營
吳月嫦依稀記得,這座由吉隆坡市政局興建的現代化,巴剎當年是由有“鐵娘子”美稱的前國際貿工部長拉菲達主持開幕儀式,不過當年因周遭商業住宅區還未林立,人口較少,以致他們一度面對生意週轉不靈和經營不善的危機,被逼向銀行借貸,有者也欠債累累,所幸在守業大約5、6年後,終於熬出一個春天來。
提起這些不堪回首的“黑暗日子”,小販們不勝唏噓說,他們曾在“拍蒼蠅渡日”的慘淡經營下,以打乒乓球來消磨時光,每天也要等到一些上班族放工前往光顧,所以是從清晨擺檔到下午5、6時才收檔,守業的時間相當漫長。
然而,根據吳月嫦追述,令他們難忘和印象深刻的是,這座巴剎曾在大約2000年時,面對市政局有意拆遷危機,後來經過公會極力反對並展開大規模簽名反對運動下,獲得一些政治人物和前市長的斡旋下,巴剎才安然保存下來,成功擺脫了這場拆遷“風暴”。
風雨之後,終見彩虹,小販得以安居樂業在人潮源源不絕而來的巴剎營業,堪稱為苦盡甘來。
繼承父親生意
“我父親早年在中央藝術坊一帶的舊巴剎從事批發鹹菜生意,一賣就是20餘年,當年的客戶主要都是膠工和礦工,生意很好。
後來,政府要重新規劃和發展中央藝術坊,就以抽籤方式獻議和安排小販搬遷到鵝嘜、蕉賴金魚村巴剎或敦依斯邁花園巴剎,我們很幸運抽籤到這個巴剎來,我也隨他到這個巴剎來擺檔,如今年紀大了,讓兒子到士拉央批發公市採購蔬菜,再載運到檔口擺賣。”
打乒乓熬過5年苦日子
“ 我們以前也是在中央藝術坊的巴剎擺檔,後來經過抽籤下搬遷到這座巴剎,初期巴剎生意少人光顧,早上6時開檔,也很少顧客到來,要等到上班族在下午放工後才開始有生意。
在苦悶的日子裡,我們唯有打乒乓球來消磨閒暇時光,這種苦日子過了大約5年後,巴剎才開始出現人潮,我們也逐漸縮短營業時間到中午12時到1時就收檔。”
盼市局定期檢修基設
“雖然我丈夫是魚販,但我是另外申請檔口賣餅乾,彼此的檔口在附近,隨時有個照應。雖然餅乾容易在市場上購獲,但我是看準了一些客戶喜歡一次過在巴剎買完所有日常食品的消費心理,所以才投入此行,生意也還不賴。
不過今年的行情較壞,整體來說生意比往年差了許多,但客戶都還不錯,友族也不會因為膚色不同不來光顧,這是令我們感到欣慰的事。
雖然巴剎內的廁所燈泡和電梯不時損壞,但我們的小販公會都有積極和設法維修,希望市政局會定期檢修和更換損壞的零件,讓我們可以安心營業。”
環境好不悶熱
“我們在巴剎內設有私人的冷凍庫,所以只需每週四和週日到士拉央批發公市採購蔬菜,再存入冷凍庫內保鮮,無形中也減少舟車勞頓之苦。
如今我們已是將近第三代在巴剎內賣菜,巴剎環境很好,不會悶熱、很乾淨及很寬闊,小販之間的感情也很好,有時我們光顧其他檔口時,他們會主動給予折扣,無需我們開口,彼此相當熟絡,感情猶勝於老友。
我很享受這種退而不休的生活,這總比在家裡無所事事,對著電視打發時間來得更愜意和更有意義吧?”
熬過拆遷保住飯碗
“我已是連續9年連任為公會主席,雖然巴剎曾面對拆遷問題,但最終在公會反對與各界極力協助,再加上傳媒的廣泛報道和輿論壓力使得此事出現轉機,使巴剎得以保存至今,所以我們非常感謝傳媒當年的協助。
巴剎建築物內,除了有乾溼巴剎的大約200多個之外,還有許多店鋪的商家經營各種行業,如保健產品店、畫廊、裁縫店、手工藝品店、鑲制框架店等,至於清理環境工作是由市政局負責,而公會也從今年4月1日起接管底層停車場,讓更多的消費者可以停放和進入巴剎買菜。”
輟學接手父親生意
“我10歲那年就幫忙父親在中央藝術坊一帶的巴剎看顧檔口,直至搬來這個巴剎的初期,生意歸零,一切必須從頭開始。
父親早年是中國南下,持的是紅登記,他當年幾乎全年無休擺檔,半夜12時起床準備到巴剎開檔,一做就是到傍晚6時,為了應對客戶源很少的困境,我們也交貨給雪隆一帶的餐館,提供的是額外服務。
後來我父親患上糖尿病,那年還年輕的我被逼輟學,接手他這盤生意,從摸索中學習經商之道,因這巴剎的客戶源有很多外國人,如日本、韓國和美國人,所以我也在環境所逼下,掌握了各國簡單的問候語和溝通技巧。”
16歲打工存生意資本
“我16歲就社會打工,幫叔叔在巴剎看檔賣雞腳,當年賣的一對雞腳是區區20仙,由於有酒樓和餐館面檔推出冬菇雞腳這道家常美食,所以生意還算不錯。
記得當年叔叔有包伙食,我一個月的工資只有大約50令吉,可是零用錢還多過工資,我就是靠平時的儲蓄來籌足未來做生意的資本。
後來我們從中央藝術坊一帶的巴剎搬遷到鵝嘜大巴剎。一次機緣巧合下,遇到在敦依斯花園巴剎擺檔的小販,我也聽取他的建議,搬遷到這個巴剎,我覺得很幸運能夠遇到這名貴人,得以那麼理想的環境下襬檔至今。”
ADVERTISEMENT
热门新闻
百格视频
ADVERTISE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