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巴生27日讯)武吉阿曼商业罪案调查局及(网络与多媒体)查案官赖国峰表示,“害怕”与“贪婪”是导致民众落入诈骗集团圈套的其中两个主因。
网诈分六大骗局
他说,网络诈骗中最常见的六大骗局分别是澳门骗局(电话诈骗)、爱情骗局、不存在的贷款、网络购物骗局、投资骗局及网钓与验证码诈骗。这六类诈骗占网络诈骗案件总数的61%。
ADVERTISEMENT
“诈骗集团非常擅长操控人心,行骗手法也不断演变,从过去以‘贪念’诱导受害者,如今更多是利用‘恐惧心理’下手。当诈骗分子冒充执法人员,如警察来电时,不少民众因惊慌失措,轻易陷入圈套。”
赖国峰是在昨天为巴生福建会馆妇女组主办“如何防范电话诈骗及网络诈骗”讲座会担任主讲人时,这么表示。

电话诈骗案最多
他说,在上述六类骗局中,警方于2023年共开档调查3万4777宗,总涉及的款项共有12亿2207万令吉,其中电话诈骗有1万1250宗(涉及3亿8130万令吉)、网购骗局有1万367宗(1亿7491万令吉),而投资骗局则有5556宗(涉及4亿7562万令吉)。
“至于在2024年,警方针对这6种骗局,共开档调查3万5393宗,涉及款额高达15亿7198万令吉,当中依旧以电话诈骗、网购骗局及投资骗局占最多宗。”
他说,电话诈骗有1万4695宗(涉及4亿9205万令吉)、网购骗局有7666宗(涉及7092万令吉,而投资骗局有6340宗(涉及8亿5102万令吉。)。
“与2023年相比,2024年的投资骗局案件和电话诈骗案有明显上升的趋势,其余4种骗局的案件则是下降。”
出席者包括巴生福建会馆福利主任萧福义、妇女组组长叶金花、康乐主任兼妇女组副组长拿汀许罗尹、青年团副团长林文胜及青年团秘书陈伟荣等。
赖国峰:避免爱情诈骗
要多关心陪伴长辈
此外,赖国峰也分享一名年约60岁的妇女在家中虽有儿孙,却因缺乏交流与陪伴,最终陷入爱情诈骗的真实案件。
他说,这名妇女坦言,宁愿花钱也希望有人愿意聆听与陪她聊天,因此选择继续与诈骗者保持联系,最终蒙受损失。
“她清楚知道这是个骗局,但仍不愿中断来往,也愿意付钱给对方。她是在儿子的逼迫下,到警局报案。”
因此,赖国峰希望市民应多关心家中长辈,主动沟通与陪伴,以降低他们落入诈骗圈套的风险。
吴亚烈:科技便利隐藏风险
勿因好奇点击不明链接
巴生福建会馆会长拿督吴亚烈表示 ,民众勿因一时好奇而点击来历不明的网站链接、二维码或下载不明手机应用程式,以免坠入不法骗子圈套,造成资料外泄和财物损失。
他说,如今科技变化迅速的时代,手机和电脑带来许多的便利,也成为人们日常生活中重要的通信和外界沟通交流的重要工具。
“不过,互联网的发展虽带来方便,也隐藏着各种潜在风险,尤其是不法分子不断通过各种手段设下陷阱,令人防不胜防。”
他说,为了提升民众的防范意识,巴生福建会馆特别举办这场讲座会,希望通过加强宣导,协助民众降低受骗风险,将相关罪案的发生率降到最低。“
周采燕:曾接警察总部“电话”
整个骗局“真实可信”
讲座会筹委会主席周采燕表示,网络骗局手法千变万化,不法分子不断翻新招数,往往令人难以分辨真假,稍有不慎便可能坠入陷阱。
她分享道,自己曾接获一个自称来自武吉阿曼警察总部的电话,对方指控她涉及犯罪案件。
“我当下要求与对方见面,对方甚至详细指示我前往警察总部某楼层及房间,让整个骗局看似更加真实可信。”
庆幸拨电求证才揭发
她说,挂断电话后,她发现还有问题想问清楚,于是决定拨电至武吉阿曼警察总部,结果才发现早前接获的电话是由不法分子伪装而成。
“在警员的劝告下,我随后前往报案,幸好及时识破,否则后果不堪设想。”
ADVERTISEMENT
热门新闻





百格视频





ADVERTISE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