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仁嘉隆27日讯)佛光山东禅寺举行2025年度“甘露灌顶三皈五戒典礼”,1203人受持三皈五戒,欢喜皈依,受持戒法,以慈悲喜舍共修善行。
今年约有1200人受持三皈及五戒,其中有252名戒子参加5天的短期出家修道会圆满舍戒,今日获颁发结业证书。
ADVERTISEMENT
“甘露灌顶三皈五戒典礼”礼请佛光山寺住持心保和尚主法。典礼中,戒子依仪轨忏悔发愿、宣誓受三皈羯磨、秉宣五戒后授披幔衣,也在心保和尚灌顶洒净后完成皈依五戒仪礼。

心保:趋向解脱就会愉快
心保和尚在为戒子开示时指出,皈依即身心找到依靠处,如同在茫茫大海中,有了光明和方向,皈依就是法身惠命,找到了三宝的依靠,增加福德,智慧增长,身心自在。
心保和尚说,皈依法,就是通向解脱涅磐的道路,趋向解脱就会愉快,也是修行的依靠,并 劝诫戒子皈依后要经常阅读经藏,了解佛陀的修行和真理。
“戒法有分为出家戒或在家戒;戒不是一种束缚,而是一种保护、提醒,也可说是佛陀的慈悲和智慧,透过戒的要求,告诉我们怎么去修行,每一条戒都在去除我们的贪嗔痴。”
觉诚:五戒是人乘和佛乘的最根本
佛光山新马泰印教区总住持觉诚法师叮咛戒子,这五戒是人乘和佛乘的最根本,只要把五戒守好,相信在走遍天下时,将会天下无敌。
“我们这个‘家’不只是在东禅寺,也不是只有在马来西亚,天涯海角都有佛光人。在皈依后拿到了‘执照’,启航到人间佛教的佛国,一起来做影响众。”

范彩云(右,左起为陈铭丰、高俊源及高璎秀)
会贯彻在家庭教育
“我本身在10多年前曾参加短期出家,而两个孩子则在去年皈依,如今我带领另一半和两名孩子一起来复戒及受戒。
我认为家长最重要是做好榜样,孩子的成长细节和家庭教育很注重,我也会把佛学贯彻在家庭教育之中,与孩子以聊天方式聊佛学,而不是严肃的方式说道理。

林凡博(40岁,中;左为林月滢,13岁及右为林乐煊,8岁)
发现对人生很受用
“我们是第二次参加大型的受三皈五戒,之前孩子曾参加三皈依,而我本身在9岁已曾受五戒,如今带孩子来受五戒。
因为现在的社会的风气败坏,也担心孩子的思维受影响,五戒可以帮助一个人有戒惕,很好的防范。我本身是从小被父亲逼去受戒,但长大后发现这对人生很有用。
我的两个女儿都很喜欢参与佛光文教中心的活动和儿童班,而我也希望传承佛教文化,成为完整的佛光家庭。”

方耀祥(42岁,右;左起为薛仙明,42岁及方芸佑,6岁)
给人信心给人欢喜
“我们夫妇是来复戒,孩子曾在4岁皈依,如今是孩子自愿发心想要受五戒。我们向孩子解释什么是五戒,她也明白是什么一回事,我们如今等到她准备好了,就带她一起来。
我们来自马六甲,特地一早来到东禅寺参与三皈五戒典礼。我们夫妇从以前佛光青年活跃至今,认为人间佛教可以给人信心,给人欢喜,给人方便,给人佛教,我们认为这应该传承。
星云大师也曾说,信仰要传承。孩子从胎教开始听经,直到出生,乃至于现在都喜欢听梵呗。我们认为学佛要信仰传承,从小做起,培养宗教情操。”

何瑞瑜(60岁,左;右起为刘慧芳,60岁及周裘语,26岁)
每次都觉得很感动
“我们之前曾受五戒,每隔几年就会回来复戒。我们每次都会觉得很感动,因此每次大型活动都需要动用大量义工,希望有更多义工发心前来协助。服务大众是要趁着有体力的时候来,而不是等退休后。
此次在在台湾佛光山丛林学院念书的干女儿从台湾回来,她也即将毕业,我们也可以在三皈五戒典礼上碰面。
我们来自峇株巴辖,但我曾任国际佛光会马来西亚协会会长,东禅寺就是我的家,偶尔会回家。”
ADVERTISEMENT
热门新闻





百格视频





ADVERTISE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