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洲网
星洲网
星洲网 登入
Newsletter|星洲网 Newsletter 联络我们|星洲网 联络我们 登广告|星洲网 登广告 关于我们|星洲网 关于我们 活动|星洲网 活动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国内

|

我们

发布: 7:30am 27/04/2025

穆斯林

开斋节

外甥

血缘

贺节

华裔妇女

穆斯林

开斋节

外甥

血缘

贺节

华裔妇女

血缘情谊超越文化差异 华妇四代人向穆外甥贺节

报道:黄健兴
(照片由郑锦昌提供)
《我们》/八旬华裔妇四代人 趁开斋访穆斯林外甥
庄瑞珍左手拄拐杖,右手牵著外甥索比,缓缓步入家门,画面动人。

在马来西亚这个多元种族的社会里,节日向来不只属于某一族群。每逢农历新年、或屠妖节,都是彼此交流、彼此靠近的契机,让节庆多了另一层意义。

无论是玻璃市甘榜仄伦柏的“阿顺”,作为村中唯一华人家庭的一员,受邀与马来邻里共同开斋、点油灯,感受节庆的温度;或是年届86岁的华裔长辈庄瑞珍,数十年如一日地在开斋节率领四代人前往祝贺马来与情谊超越了文化差异——这两个真实发生在我们身边的故事,平凡却动人,正是《我们》共同生活的缩影。

ADVERTISEMENT

年逾八旬的一家四代人,于开斋节当天向外甥贺开斋节,展现跨族群情的温馨一幕!

86岁的庄瑞珍左手拄着拐杖,右手则由拥有华巫血统的外甥索比细心搀扶,一步步缓缓地走进穆斯林亲人的家门,她也拜访了外甥女贾思敏和达丽雅。

《我们》/八旬华裔妇四代人 趁开斋访穆斯林外甥
贾思敏(中排左起)、邱英珠、庄瑞珍、索比、达丽雅(右起)、邱鼎轩、郑锦昌与杨惠琪,两个家庭四代同堂,在开斋节共聚一堂,场面温馨。
节日互访 情谊延续下一代

索比、贾思敏和达丽雅是庄瑞珍的妹妹庄瑞玉与妹夫嘉南的儿女。两家人血浓于水,无论是开斋节或农历新年都保持互访;尽管二老已相继离世,这份情谊仍由下一代延续。

今年农历新年,贾思敏与达丽雅依旧专程前往向阿姨拜年。

这次的开斋节之行,庄瑞珍在二女儿邱英珠、孙子邱鼎轩、外孙郑锦昌和外孙媳妇杨惠琪,以及曾孙郑可柔的陪同下,到甘榜双巴里拜访外甥们。

郑锦昌一家三口还特别穿上马来传统服装,用最诚挚的方式表达对穆斯林亲人的佳节庆贺。

郑锦昌接受《星洲日报》访问时表示,表姨贾思敏是退休校长,表舅索比刚从监狱官员的岗位退休,另一名表姨达丽雅则是苏丹依德里斯师范大学方讲师,目前担任博士生指导老师。

《我们》/八旬华裔妇四代人 趁开斋访穆斯林外甥
郑锦昌(左)替表姨和表弟妹们拍下团聚合照,留下珍贵回忆。
各种美食展现饮食文化交融

聚会当天,表舅和表姨在餐桌上摆放了炒粿条、清汤米粉、仁当鸡、隆冬(lontong)、马来粽和各式糕点与饼干,这一桌展现了两族饮食文化的交融。

郑锦昌指出,表舅索比跟外公有几份相似,外婆见到表舅,就会不经意也想起外公;表舅在席间提起往事,说到他探访病重的外公时曾唱起摇滚天王“猫王”艾维斯皮礼士利的歌曲《Welcome to My World》(欢迎来到我的世界),表舅也随即哼唱起这首歌,引得外婆不禁潸然泪下,场面感人。

他说,外婆与表舅表姨一家感情深厚,贾思敏每个月还会接外婆外出用餐、听现场演奏;虽然贾思敏已缷下教职,但学生仍会在佳节期间前来向她问安;达丽雅去年更携带一名来自中国北京的博士生回乡过节,以采集马来穆斯林开斋节的文化和风俗资料。

《我们》/八旬华裔妇四代人 趁开斋访穆斯林外甥
庄瑞珍(左起)、邱英珠、达丽雅、邱鼎轩、索比(右起)、贾思敏、郑锦昌和郑可柔在佳节开心聚餐叙旧。
国英文夹杂福建话沟通

他提到,其姨婆于60年代嫁入马来家庭和信奉伊斯兰,惟她在姨公陪同下,每年农历新年年初一都会回娘家团圆,而外婆也在开斋节首日回访,两家人从未间断彼此的节日问候。亲人间以马来文和英文夹杂福建话沟通,毫无隔阂,和乐融融。

他说,姨婆一家也尊重华人传统,过年时穿上红色或粉红色的喜庆服饰,还会发红包与青包给晚辈。

他强调,肤色、信仰和语言从来不是隔阂,反而增进彼此的理解和体谅,家人间的深厚感情,一代代的延续和传承下去。

相关新闻:

视频 | 唯一华裔家庭受邀齐开斋 油灯照亮甘榜 和谐温馨

打开全文

ADVERTISEMENT

热门新闻

百格视频

ADVERTISEMENT

点击 可阅读下一则新闻

ADVERTISE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