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巴生21日讯)为了解决社区水患问题,巴生永安镇瑟琳迪(Jln Serindit)9路草场,将改造成集滞洪池功能的“二合一”草场,以便能额外收纳最多3000立方米(m³)水量,减缓目前下大雨沟水满溢,淹入邻近住家和前院车房的苦恼。
这项由巴生市议会负责的治水工程耗资38万令吉,将从明日(22日)起动工,预期可在6个月内完工。
ADVERTISEMENT

草场挖深1公尺滞洪
巴生新城区州议员拿督邓章钦今日在巴生市议员刘贵城和颜友鹰陪同下,实地视察草场情况,听取市议会工程主任占利的汇报。
他向媒体指出,承包商将把草场的一半部分,即目前的户外篮球场和放置户外健身器材的地面挖深1公尺或3呎,以作为下大雨时可暂时储存洪水的干滞洪池(Detention Ponds)。
至于草场另一端的有盖篮球场则维持现状,不受到增设干滞洪池工程的影响,居民及青少年仍可继续使用。

现有户外篮球场不符规格
他说,施工6个月期间,承包商会把户外健身器材移走,并且拆除户外篮球场;待工程完毕后,则会把健身器材放回原位,并加固基座。
他解释,其实在国阵时期建立的该座户外篮球场并不符合规格,特别是篮筐和篮板高度,因此鲜少见到有人在那打篮球;至于健身器材在草场遭遇大雨滞洪时,则具备被水浸泡最高1公尺的条件。

邓章钦盼居民谅解
施工期将引社区不便
也是雪州行政议员的邓章钦促请居民在施工期间,尽量容忍挖土工程和罗里进出社区带来的不便,并指落实草场兼具干滞洪池的计划,已获得邻近54家住户的同意。
他形容,由于当地是有五六十年历史的旧区,地势低洼造成逢雨必灾,使得处理水患问题相当棘手。市议会经过两年来的研究和探讨后,认为与其拓宽和加深水沟,倒不如把草场改造为干滞洪池为最佳办法。
雨天收纳洪水 旱天排水
他讲解干滞洪池操作原理指出,当下大雨沟渠排水不及时,溢出的沟水会流向已被挖低1公尺的草场部分为滞洪;待旱天时草场的积水,会通过角落两端的地下导管,基于地心吸力原理流回沟渠,排放到邻近的排洪大沟,继而流去巴生河。
他说,草场四周的沟渠深度逾1公尺,低于滞洪草场,因此草场积水可顺利排入沟渠。
干滞洪池成现今防洪趋势
他强调,设在公园或草地的干滞洪池,已是现今地方规划的防洪趋势,特别是在许多由发展商建设的新花园区。旱天时充作一般的公园和草场用途,雨天则为收纳洪水之用,以便暂时储存过量的雨水。
众人的巡视过程也引起居民关注,有民众向邓章钦表示,担忧草场的积水难以消退、以及会有贪玩小孩失足误坠滞洪草场的风险;他回应,待工程完毕后,当局会设置显眼的告示牌提醒民众,并安抚指草场底部会设有导管,把积水导入沟渠。
另外,邓章钦在结束巡视后,不忘在个人脸书专页帖文公布这项消息,并不点名新任巴生区国会议员甘纳巴迪劳,在开口之前请注意此事。

刘贵城:减缓高处下冲水势
一涵洞将设缓冲板
刘贵城透露,当地在下大雨期间,淹入住家的水位可达1呎高;就算情况不严重时,从排洪不及的沟渠溢出的沟水,也会淹入车房。
“基于这区地势低洼,从巴生光华国民型华中一带往下冲的巨大水量,导致这里经常淹水,我和市议会官员至少下场考察了四五次。”
他说,为了减缓从高处往下急冲的水势,市议会特别在一处涵洞设置了缓冲板,以便从永安镇瑟琳迪路一带的沟水,可排往拉惹瓦里道的排洪沟。
ADVERTISEMENT
热门新闻





百格视频





ADVERTISE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