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岁自动登记选民政策为我国民主选举迈出坚实一步,也让第15届全国大选冷清氛围注入新动力,而越多人参与投票,相信也越能达到更公平的竞争机制。
根据选委会数据,本届大选的合格选民达2118万人,新选民登记人数就占其中571万人;而在571万新选民中,只有约五分之一是18至21岁的年轻人,其余则是以前未登记成为选民的21岁以上公民。
许多政党和分析员认为,年轻选民会是这届选举的“造王者”,但实际上,21岁或以下的年轻选民只占五分之一,意味着其余五分之四“新选民”反而是上届已达至投票年龄而未去登记投票者。
而上述这些在上届反风狂吹之际也没有去投票者,在经历国家政权数次更替、政治青蛙“横行”及冠病疫情后,是否会出门投票,值得深思。
另一方面,21岁以下的“年轻选民”大多还在父母保护伞下,或许还在求学、不愁吃穿,对于通货膨胀等生活压力无感,更对国家政治问题一知半解,继而也不会有成年人那股期待改变的心态心理。
18岁自动成为选民措施本意虽好,但这批年轻选民却未必懂得把握投票权利。因此,不排除本届大选会出现两个情况,即创下近数十年来最低的投票率,以及出现最多“废票”。这个“废票”除了字面上的意思外,或许也包含年轻人“玩玩”心态下所投的选票。
无论如何,今天就是投票日,希望选民们撇开不投票和乱投票的心理,认真地行使公民权利,一定要走入投票中心,为国家未来5年的发展,投下决定性的一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