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洲网
星洲网
星洲网 登录
我的股票|星洲网 我的股票
Newsletter|星洲网 Newsletter 联络我们|星洲网 联络我们 登广告|星洲网 登广告 关于我们|星洲网 关于我们 活动|星洲网 活动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地方

|

都市动态

|
发布: 5:13pm 26/07/2022

筹款

星洲基金会

双耳失聪

先天性听觉障碍

筹款

星洲基金会

双耳失聪

先天性听觉障碍

助7岁女童恢复听觉 星洲基金会盼筹4万医费

(27日见报)大都会/专访:星洲基金会个案
哈米占江(后排左二起)及哈斯米慕哈苒希望各界善心人士慷慨解囊,让努哈兹拉江(前排右)能获得人造耳蜗,并接受人工耳蜗手术,以便能听见父母的叫唤。后排左一为哈兹卡江;前排左为哈坚乌再尔江。(受访者提供)
 
 

(吉隆坡26日讯)“爸爸妈妈不奢求你的考试成绩有多优秀,我们只希望你能听得见我们的叫唤……”

来自沙巴斗湖的一户巫裔家庭,一家五口中,却有2名女儿不幸患有问题,导致,长期生活在无声的世界中,她们也无法用言语表法内心的情感。

ADVERTISEMENT

上述家庭的父亲哈米占江(41岁)是一名华裔穆斯林,是橡胶园的机械维修人员,母亲哈斯米慕哈苒(40岁)则是家庭主妇,两人育有3名儿女。

他们的长女哈兹卡江(12岁)及幼女努哈兹拉江(7岁)皆患上先天性听觉障碍,庆幸3岁儿子哈坚乌再尔江的健康状况良好。

贷款8万购买人造耳蜗

为了让2名女儿获得良好的医疗服务,母亲于今年1月,带着3名儿女从东马越洋到隆市一带租屋,以方便两名女儿接受治疗及在特殊学校学习,丈夫则留在斗湖打拼干活,待有连假才会飞往吉隆坡探望家人。

同时,为了让长女恢复听觉,哈米占江向银行贷款8万令吉,以购买人造耳蜗及植入人工耳蜗的手术与医疗费,并分10年偿还贷款,月供1556令吉。

长女的左耳于今年2月成功植入人工耳蜗,并恢复听觉,整体医疗费高达7万5000令吉,几乎耗尽父亲的所有积蓄。

(27日见报)大都会/专访:星洲基金会个案
哈斯米慕哈苒(右)说,植入器所连接的电极线会进入耳蜗内,绕过毛细胞直接施予电讯号刺激听神经,并将神经讯号传送至大脑中枢,让患者听见声音。(黄志汉摄)
(27日见报)大都会/专访:星洲基金会个案
哈兹卡江在今年2月已成功安装人工耳蜗,整体医疗费达7万5000令吉。(黄志汉摄)

盼幼女能摆脱无声世界

俗话说,“手心手背都是肉”,既然长女已恢复听觉,哈米占江也盼幼女能摆脱无声的世界,但其经济能力有限,加上早前已向银行贷款一笔款项,因此希望透过星洲日报基金会的协助,以购买一枚人工耳蜗设备,让努哈兹拉江获得听觉。

身为家庭经济支柱的哈米占江仅靠4919令吉的月薪来维持一家五口的生计,惟每月的日常总开销达5232令吉。

同时,妻子及3名孩子在隆市租屋的月租为1300令吉,水电费则需逾230令吉。

助听器未令幼女有正常听觉

星洲日报基金会将为哈兹拉江筹募4万零600令吉的医疗费,同时得到一家公司提供特别援助购买人造耳蜗,以及一名耳鼻喉专科医生协助安排植入人工耳蜗手术,让她能获得听觉。

哈斯米慕哈苒受询时指出,当哈兹拉江年仅3岁时,父母多次呼唤她,但却未给予任何回应,经医生诊断后,证实罹患听觉障碍,并且与长女的病况相似。

她说,幼女目前佩戴一对助听器,但对她的听觉并未有太大帮助,旁人必须提高说话声量,才能刺激其听觉,以做出回应。

她表示,幼女在特殊学校学习后,经过语言治疗师的引导下,透过观看嘴唇的震动,逐渐掌握单词的发音,以及理解他人的所提出的问题,尝试用言语表达或回应。

她坦言,基于长女到了12岁才植入人工耳蜗,因此在学习咬字与发音方面的进度难免会比一般人缓慢,需付出的努力及时间更多。

慕哈苒:2女儿学费每月400

哈斯米慕哈苒提及,两名女儿皆在同一所特殊学校学习听觉口语法的相关课程,除了每月固定缴付两人400令吉的学费,附加课程则需另付费。

她解释,两人的听能课每堂100令吉(每月1次),口语课每堂则是120令吉(每月4次共480令吉),因此两名女儿每月的学费共达880令吉。

她披露,丈夫曾带大长女到斗湖中央医院求医,基于该医院的设备不完善,院方无法提供植入人工耳蜗的相关治疗。

“3年前,我们为了希望2名女儿能得到治疗,特地飞往安邦中央医院寻医问诊,惟却被院方告知两名女儿不符合治疗的资格,令我们感到无奈。”

她希望哈兹拉江勿耽误治疗的黄金时间,以免影响学习进度。

打开全文

ADVERTISEMENT

热门新闻

百格视频

ADVERTISEMENT

点击 可阅读下一则新闻

ADVERTISE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