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洲网
星洲网
星洲网 登录
我的股票|星洲网 我的股票
Newsletter|星洲网 Newsletter 联络我们|星洲网 联络我们 登广告|星洲网 登广告 关于我们|星洲网 关于我们 活动|星洲网 活动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地方

|

都会观点

|
发布: 2:38pm 26/06/2022

百物齊漲

百物齊漲

陈炟谕·“涨”潮还会再来?

作者:陳炟諭(本報記者)

国内贸易及消费人事务部日前宣布,政府于7月1日起终止鸡蛋和瓶装食油(2公斤、3及5公斤装)的顶价机制,这些食品的零售价,将交由市场自由浮动来决定。

ADVERTISEMENT

不过,对于1公斤塑料包装食用油津贴和面粉的补贴则没有取消。

然而,尽管政府保留了最低部分的津贴,但政府也预计随着鸡蛋和瓶装食油不再有顶价及津贴废除后,预料售价将会上涨。

说实话,由于受到全球通货膨胀影响,加上马币走软,国内很多物价都已从年初,分成好几波在调涨,从一般超市买的食材原物料到小贩档口的熟食和饮料,几乎都在调涨,令人吃不消。

如今,政府取消一些物品的顶价后,加上有传出政府可能逐渐解除燃油津贴,恐怕会进一步加剧通膨压力。

我们可以预料到物价在接下来的半年还会调涨,惟是不是阶段性“尽头”,恐怕也没有人敢挂保证。

不过,我能理解国际物料一直在调涨,商家和小贩因无法承担成本才决意调高物价,但起码要在合理范围内,而不是趁机抬高物价。

不少友人投诉有些物品的售价突然大调涨,就以早餐为例,雪隆区有些早餐直接调涨1令吉,调涨幅度惊人。

友人直言,原物料价格会随着国际市场浮动,有高有低,但商家和小贩售卖的商品和食物,却从未不曾再调低,只有维持或调高。

也因如此,友人呼吁商家不要太离谱,若所有商品跟随调涨,最终影响到的是消费情绪,人民一旦谨慎消费或节俭开销,首当其冲其实就是商家和小贩,所以商家和小贩应更长远看待营商环境,才是上上之策。

打开全文

ADVERTISEMENT

热门新闻

百格视频

ADVERTISEMENT

点击 可阅读下一则新闻

ADVERTISE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