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八打灵再也4日讯)世界上,喜欢养宠物的人很多,有的爱狗,有者爱猫;一名爱狗之人余月琴(52岁)因不忍看见狗狗流浪街头,所以在近几年努力地为可爱的浪浪打造“永远的家”庇护所,免得它们在街上被人欺负、四处觅食、挨饿、受冷、染病……

在斯里肯邦安沙登岭一处(靠近垃圾土埋场),经过大道,绕入新村小路,左弯、右拐之后,抵达—条通往山林小径。车子在高低不平的黄泥小路颠簸行驶约1至2公里,即可看见—间住有约200只大小浪浪的“永远的家”。
ADVERTISEMENT

“永远之家”不能被称作为—间房屋,因为它只是一片空地放着大小不一的笼子组成庇护所,给浪浪一个栖身之所。
在“永远的家”内,收留约200只大小狗狗,其中有被“寄养”的名种凶犬(区隔)、无家可归的浪浪、受伤被救的野狗、遭弃养的宠物狗及被市政局捕捉后获救的无牌狗等。

无法忍受狗狗受伤弃养
“永远的家”负责人余月琴是—名富有爱心的女士,十分喜欢各类小动物尤其狗狗;机缘巧合下,她开始收养一些浪浪。初期,住在士毛月的她,每月以1000多令吉租用一间独立式洋楼,收养约50只的浪浪。
她对《大都会》社区报记者指出,早期,她因无法忍受看到受伤、遭丢弃的狗狗受尽折磨,所以慢慢地一只只收养起来;日子久了,一转眼也养下50多只的浪浪。

“当浪浪越养越多的时候,因空间受限,我试着到处寻找适合地点,作为浪浪的庇护所,以期可收养及安顿更多的狗狗。”
她说,终于皇天不负苦心人,4年前在偶然机会下,她找到目前这片属于私人产业的森林地,约2英亩左右,就打造了“永远的家”。

“这一路走来,我是从零开始做起的,凡事自掏腰包,包括买器材、建狗笼、买米、狗粮及肉类等。当然,还得准备大型电饭煲,原本从1个到如今的4个,加上预备不同款式的大小碗碟、发电机、电油、抽水机(抽取河水用)等。”

增2工友分担工作
余月琴指出,因为有了“永远的家”,一些爱狗之人,通常会不时地把寻获的浪浪、受伤狗狗等,送到该处。
她说,随着浪浪数量的增加,她的日常工作无形中也倍增。为应付重担,庇护所被迫添加人手,从一人增至2名工友。

“我一般于上午约11时开始到庇护所,在两名工友的帮助下,履行每日繁重的工作,直至晚上8时许才离开。日常工作,不外乎清理狗粪、煲煮4大煲的白饭、调配肉类与狗粮等,然后再装入不同碗碟,送到每个狗笼喂养浪浪。当然,有时还需替浪浪洗澡,任务从不轻松。”

她表示,庇护所每日喂养浪浪一次,时间约下午1时左右。要喂养一大群浪浪非简单之事,耗时费力。然而,无论是经费或米粮来源,也是个大问题。
“每天,这里要煮4包(共40公斤)白米,配上30公斤肉、1包狗饼(15公斤)。一个月下来的开销,约3000至4000令吉。所幸,偶尔有善心人的资助,捐钱或物资等,才让庇护所得以继续经营下去。”

建新狗笼区分凶恶浪浪
余月琴表示,为免一些浪浪争吵或打架,庇护所经常还得搭建新狗笼,把脾性较凶恶的浪浪区分开来。
“先预备搭建好狗笼,其实是为了以备不时之需;若有新浪浪突然被人送来这里加入大家庭,就有空狗笼备着,不致措手不及。”

她补充,至于残旧的狗笼,则需替换或修补,以免浪浪偷跑出去。
“收养浪浪是一件艰辛的差事,只要我一日还有能力,就会坚持下去。”
任何疑问,可致电联络余月琴(014-337 1355)咨询详情。

ADVERTISEMENT
热门新闻





百格视频





ADVERTISEMENT